底价15亿元,某信托公司出让股权
2月7日晚间,上市券商国联证券发布拟收购中融基金100%股权的公告。公告显示,国联证券拟通过摘牌方式收购中融信托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权,挂牌底价为15亿元。
业内观点:
(资料图片)
1、相较于新设公募基金,通过收购方式有助于国联证券在较短时间内获取成熟公募基金牌照,节省团队搭建、系统投入,缩短业务培育周期。
2、国联证券设立资管子公司符合监管政策导向、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泛财富管理战略定位,有利于提高业务运行效率,加快业务转型,聚焦主动管理,提高客户财富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营收净利双降、产品发行遇冷!信托业步入转型关键期
依据云南信托研究发展部统计数据,56家披露财报的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与2021年相比同比减少17.8%,信托业务收入同比减少14.1%,固有业务收入同比减少23.10%,利润总额同比减少18.95%,净利润同比减少18.3%。此外,今年以来,集合信托产品成立及发行市场双双遇冷,产品成立及发行数量和规模大幅下降。
业内观点:
1、2022年作为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首年,在严监管政策的指引及行业风险资产持续暴露下,不少信托公司加大资产减值计提力度,叠加创新业务短期内难以盈利,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2、信托产品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融资成本下行、货币政策相对宽松所致。2023年经济增长回暖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下行空间有限。
3、2022年信托公司业务结构和收入模式转型进入深水区,目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信托公司亟待加快完成转型,并培育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中金公司:对后续市场演绎不用过于谨慎 2023年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春节后国内经济活动延续修复态势,美国通胀和美联储加息放缓的方向仍在继续。但是,近期市场出现一些变化,港股A股都出现一定程度回调,前期强势的板块出现获利回吐。往后看,考虑经济活动的修复仍在持续,主要城市的拥堵指数和地铁出行人次在春节后快速反弹,工业煤耗量等高频数据回升力度也强于往年,高频数据的改善仍有望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持,市场估值虽有所修复但仍有空间,我们认为对后续市场演绎不用过于谨慎,2023年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中信建投:2023年将成为大圆柱电池大规模扩产元年
特斯拉、比克等国内外动力电池厂纷纷加大46系大圆柱电池的产能规划,2023年将成为大圆柱电池大规模扩产元年,我们预计国内外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在2022-2025年规划的46系大圆柱电池总产能分别达10、51、122、234GWh,CAGR为186%,总规划已达464GWh;预计2023全年46系大圆柱电池设备招标量有望达到20-30GWh,相关锂电设备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浙商证券:预计短期人民币汇率维持震荡
2023年1月我国官方外汇储备31844.62亿美元,环比增加567.71亿美元,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4个月正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压力继续缓解。1月美元指数震荡下行,全月降幅约1.3%,叠加国内疫情过峰、经济修复及预期改善,人民币汇率全月升值2.8%收于6.76.我们维持人民币汇率短期震荡、全年升值的判断,二季度起升值趋势或更加明确,全年最高有望升至6.6.对于货币政策,短期关注央行短端流动性调控,核心指标为DR007,当前宽信用政策延续,继续提示1月信贷“开门红”超预期,2023年全年看,预计货币政策将以结构性调控为主,总体宽松幅度或较2022年边际收敛。
来源 : 综 合 自 各 媒 体
关键词: 信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