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经理“代购”、上线“秒光”……

利率下调大背景下,一类理财突然走红!

有机构分析认为, 存款利率下调是必然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不仅普通市民青睐大额存单,就连上市公司也加入抢购!


(资料图)

突然走红的大额存单:理财经理“代购”、上线“秒光”……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大额存单额度紧张的情况在多家银行中存在, 部分银行甚至出现上架“秒光”的现象。

“每一期释放的额度有限,部分客户尤其是中老年客户,由于手机操作不便利,总是买不到。但 我能负责‘抢购’的客户并不多,还是有很多想买的客户没买到。 ”北京西城区某股份行理财经理朱荣(化名)朱荣说。“大额存单产品一上线 ,我们会先在理财经理系统中帮客户‘抢占’额度 ,然后提醒客户半个小时内在手机银行上点击确认。”

朱荣对部分总是抢不到大额存单额度的客户向行里 申请开通的“代购”功能 。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今年权益市场、债券市场波动较大,大额存单作为存款类产品,在保本保息刚性兑付的同时,也兼具了一定流动性,因而得到了较多投资者的青睐。 此外,由于存款类产品利率整体处于下行通道,这使得部分投资者想要尽早购买,锁定收益。

销售情况“冰火两重天”

“大额存单产品很受欢迎,尤其是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由于额度有限,最近这几期都是开售后5分钟之内就被抢光了, 有一次1分钟就售罄了。 ”朱荣告诉记者。

记者查询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北京银行等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时发现,普通客户可购买的3年期大额存单均显示售罄或没有剩余额度。 还有多个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显示暂无大额存单产品,仅有部分待转让的存单可以购买 。

记者发现,虽然部分银行提高了大额存单的购买门槛,但依然“一单难求”。例如,有银行限制只有该行白名单客户或新客户才可以购买;还有银行将起购金额由20万元调整至3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大额存单市场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在部分银行“抢不到”的同时,还有一些银行面临“卖不出”的窘境。

某农商行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该行各期限大额存单额度均保持充足,可直接线上购买。还有部分股份行,由于存单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而也剩余较多额度。

对此,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 大额存单其实是门槛较高的存款产品,要求客户有长期闲置的大额资金。 各家银行客户资产质量不同,头部银行的客户整体资金量水平较高,对大额存单的购买需求较为旺盛。”

利率频频下调,最高仅3.5%

记者统计发现,大额存单产品的利率经近两年多次下调之后, 目前多数维持在2%至3.5%之间。

以三年期大额存单产品为例,目前国有大行存单利率一般在3.1%左右;股份制银行利率略高,多数利率在3.25%至3.4%之间;城商行、农商行同类产品利率更高,可达到3.5%左右。

但也有部分农商行迫于年末揽储的需要,主动上浮大额存单利率至4%左右。某农商行理财经理表示:“三年期大额存款产品利率是3.45%,20万元起存。12月31日之前,新客户购买该产品,可申请50个基点的利率上浮。”

据了解,大额存单利率或将继续下调。“去年到现在利率调整了五六次,目前三年期20万起存的大额存单利率降至2.9%,未来是否还会下降不太确定。不过现在存款利率整体处于下行通道。”招商银行海淀区某网点理财经理说。

业内人士指出, 利率的频频下调,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客户对大额存单类产品的需求,多数客户想要尽早购买,锁定收益。

为何走红?

对于大额存单产品销售紧俏的原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 银行理财打破刚兑,收益率难以保证,加之今年以来权益市场、债券市场波动较大,理财产品“破净”时有发生 ,保本保息的产品受到更多投资者青睐。 此外,由于多数大额存单产品具有可转让、可抵押的功能,因此,该类产品在保证收益的同时,还兼顾了较好的流动性。

居民储蓄意愿较强,也是导致大额存单产品火热的一大原因。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7万亿元,同比多增6.1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新增13.21万亿元。人民银行公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比58.1%。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表示,尽管今年以来大额存单利率下行,但综合衡量收益率、安全性和流动性来看,还是属于不错的选择,由此形成了大额存单供不应求的局面。

上市公司也购买大额存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梳理, 不仅普通市民青睐大额存单,上市公司也对其颇为关注。

近日有投资者向 白云山 提问,表示发现公司现金类流量表科目“投资支付的现金”在前三季度达到52.26亿元,并咨询该现金的用途具体有哪些?白云山回答表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投资支付的现金主要是购买银行定期存款、银行大额存单等。

广汽集团 也公告,近日,公司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11.9亿元购买了银行可转让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不但是闲钱理财的一种方式,甚至也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 10月末,仁和药业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3%。原因之一是因为本期大额存单较去年同期少,利息收入少。

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认为, 随着中长期大额存单利率的降低,会使得银行增强对这部分大额存单定价和发行数量的控制。 “未来,银行需要使用新的金融产品来满足这部分追逐高收益低风险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这将重新考验银行的客户黏性。因此,银行需要重视并加强对这方面能力的建设。”

王一峰在研报中还指出,当前银行业存款定期化现象较为明显。该研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上市银行活期与定期存款分别增加3.3万亿元和10.3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同比多增4.3万亿元,贡献了上半年存款93%的多增规模。定期存款占总存款的比重为52.8%,占比较年初提升了2%。

还有专家对记者表示, 未来大额存单平均利率整体仍可能会向下。 主要是因为从长期来看, 存款利率下调是必然趋势。 对银行而言,随着存款利率逐步下调,银行负债成本将有所降低,有助于保持利差基本稳定,进而提高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向实体经济让利的意愿和能力,因此存款类产品的利率也会随之下降。

每人购买上限50万!农行、建行今日试点发行特定养老储蓄

继工商银行之后,11月28日,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先后宣布, 将于11月29日在试点地区发行特定养老储蓄。

农业银行表示,该行将于11月29日起,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等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年满35周岁的试点城市居民即可购买, 每人购买的上限为50万元 。

建设银行表示,在银保监会及央行统一指导下,该行将于11月29日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青岛5个城市正式试点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按照《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由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单家银行试点规模不超过100亿元,试点期限为一年。这意味着还剩中国银行特定养老储蓄有待发行。

此前工行率先试点,有地区产品利率高达4%

11月20日,工商银行在四大行中率先推出了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领取三种类型 ,产品期限分为 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 ,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且利率每5年进行重新定价。

按照工商银行公布的方案,首个五年期产品利率,合肥、青岛地区整存整取产品执行3.5%,零存整取、整存零取执行2.05%; 广州、西安、成都地区 整存整取产品执行 4% ,零存整取、整存零取执行2.25%。

据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属于储蓄存款,保本保息,受存款保险制度保障。 试点地区的个人客户,可前往当地农业银行网点柜面进行咨询办理,具有普惠大众、存期多样、方式灵活、本息保障等特征。

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未介绍该行特定养老储蓄在试点城市的利率情况,仅表示产品起存金额低,零存整取起存金额为5元人民币、整存整取起存金额为50元人民币、整存零取起存金额为1000元人民币。

“选择的期限品种,需满足持有到期客户年龄满55周岁的要求。该类产品除拥有传统定期优点外,还具有价格高于传统定期、提前支取靠档计息(记者注:提前支取时,满五年倍数的部分,按开户日五年期普通存款挂牌利率计息,收益相对稳定。)等特有优势。”建设银行表示。

尽快放入个人养老金账户产品列表

值得注意的是,特定养老储蓄是个人养老金产品之一,不过目前还暂未纳入到个人养老金产品中。建设银行表示,发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将是践行国家养老战略、拓宽养老商业化路径和产品货架、提升养老客群财富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

“下阶段,将尽快将包括特定养老储蓄及传统定期存款布放到个人养老金账户产品列表,有效助力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展。” 建设银行称。

农业银行也表示,特定养老储蓄可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体系,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未来将探索养老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实体经济的有效路径,向广大个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多元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推动我国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完善养老保障体系贡献更多力量。

“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坚持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不断丰富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助力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工商银行此前也表示。

按照《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个人养老储蓄、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的信息交互和数据交换通过银保行业平台进行。截至目前,个人养老金银行保险行业信息平台仅发布了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未发布个人养老储蓄相关信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