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根据《通知》要求,绿色电力证书的完善将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为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直接关乎国民生计的命脉行业,电力不仅要支撑国民经济发展,还要肩负推动全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的重任。因此,电力行业的ESG实践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资料图】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所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核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等10个子行业。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以此分类标准,按照A股市值排序选取5家不同子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进行观察。

根据每经—中财大“ESG行动派”数据平台统计:今年截至6月30日,A股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共计有83家上市公司,其中有50家披露了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为60.24%,高于全行业水平。ESG评级方面,83家上市公司中,评级为A(含A+、A、A-)的公司最多,为60家,占比72.29%;获评D(含D+、D、D-)的公司最少,为5家,占比6.02%。

资料来源: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

83家公司中60家ESG评级获A

截至今年6月30日,在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8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50家主动披露了ESG相关报告,占比60.24%,高于全行业33.72%的水平。

ESG评级方面,评级为A(含A+、A、A-)的公司最多,为60家,占比72.29%;评级为B(含B+、B、B-)的公司为7家,占比8.43%;获得C(含C+、C、C-)的公司数量,为11家,占比13.25%;获评D(含D+、D、D-)的公司为5家,占比6.02%。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划分,可进一步分成10个子行业。每经品牌价值研究院按照A股市值排序,分别从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核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等主要子行业中选取5家在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从上述5家公司来看,布局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是业内普遍共识,不少企业在自身主业基础上向其他清洁能源领域延伸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比如,火电龙头华能国际利用我国“三北”、沿海、西南和部分中部地区新能源集中式开发的有利条件,建设基地型清洁型互补型、集约化数字化标准化的“三型三化”能源基地;在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等开发建设近海海上风电基地;积极谋划包括整县推进在内的分散式分布式开发新模式;择优发展气电及其它清洁能源发电,稳步发展抽水蓄能,重点结合清洁能源基地外送受端调峰需求,推动抽水蓄能电站开发等。

龙源电力重点谋划推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风光储一体化大基地项目和海上风光渔一体化项目开发,全面巩固扩大风电领军优势。同时,加快推进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积极开拓氢能、氨能、储能等项目。2022年新增自建新能源项目控股装机容量240.96万千瓦。

三峡能源关注储能、制氢、光热、地热、源网荷储、多能互补、抽水蓄能、先进储能、光热发电、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业态,形成以“风光”为核心、多业态协调发展的多元化格局。

中国广核除了发电外,公司还在探索并不断推动核能综合利用。公司在红沿河核电基地已积累了一定的核能供暖经验,后续适当推广应用。同时,公司在核电所在省区寻找抽水蓄能项目的开发机会。截至本报告期末,已获得广东省内两个抽水蓄能项目控股开发权,并参股一个获核准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该项目主体工程已于2022年12月23日开工建设;此外,公司也与其他企业合作拟在广东省联合打造大型核储互补电化学储能示范项目。

5家龙头中1家披露碳交易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双碳”目标实施的主战场,电力是第一批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范畴的行业。从上述5家公司的ESG相关报告披露情况来看,只有1家展示了较为详细的数据。

三峡能源在2022年度ESG报告中表示,公司下属大量新能源与生态环保融合项目积极加入碳市场,实现碳资产开发或碳减排效益。比如,广泛收集国际碳市场信息,与北京绿色交易所、香港交易所等交易机构开展紧密合作,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同时继续推进新项目的开发,储备多元化的碳减排项目资源。2022年,三峡能源在国内外碳市场交易累计取得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减排收益;通过在全国11个省区参与绿电交易,实现增收约1.21 亿元。

华能国际除个别机组外均参与全国碳市场并顺利完成第一个履约周期(2019-2020年)的履约任务,公司机组整体能耗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完成履约任务后碳配额有部分盈余。2023年3月1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相关工作的通知》(国环规气候〔2023〕1号),根据配额分配方案,碳排放基准值下调,配额发放大幅收紧,公司将在2023年底前完成两年的交易履约任务,履约成本将有所增加。

对于具体交易数据,公司称“2021年度、2022年度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相关数据涉及商业秘密,暂不披露。在全部完成履约后,披露2021年度和2022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其余3家公司没有在ESG相关报告中对碳交易有所陈述。

在具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披露方面,仅有2家公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展示。

龙源电力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1023万吨,其中范围一排放量为1022.67万吨,范围二为4037吨。公司对此数据的附注为,“公司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为所属两家火电企业范围一的二氧化碳排放,本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统计范围为两家火电业务企业。”

中国广核公布了近三年的范围二碳排放量,从2020到2022年依次为52.23万吨、40.78万吨和37.12万吨。对此,公司的备注为:“作为清洁能源,核电在生产的主要过程中不涉及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我们未对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进行统计。范围2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源于工程建设、换料大修、办公及生活区所使用的外购电力。对于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我们暂未统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