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以群众法治需求为导向,打造五支“法治队伍”,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抓好法治教育“关键群体”


(资料图)

领导干部“考法”制度化常态化,任职前、任职期间须参加廉政法规知识测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顺义区聚焦示范引领,发挥普法主力作用,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构建法治培训全覆盖轮训学习体系。

顺义区突出抓好青少年这个法治教育“关键群体”,从市公安局顺义分局、区检察院、区法院等单位精选140人组成法治副校长人才库,实现全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各中小学校普遍开设法治课。

建新小学法治副校长韩菲为师生带来法治教育课。

“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吗?”“你们知道如何防止校园欺凌出现吗?”……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韩菲走进建新小学,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为该校师生带来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题的法治教育课,培育学生法治思维,有效预防违法犯罪问题。

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

顺义区举办乡村“法律明白人”任前培训班。

顺义区聚焦基层治理,发挥贴近群众的作用,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目前,全区已实现1个行政村培养3名以上乡村“法律明白人”的目标,打造了1280名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包括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退休老干部等,参与基层治理、普法教育、化解群众矛盾等工作,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我生活在陶家坟村,对本村人、本村事都非常熟悉,希望发挥自身优势,在村里重大事项、民主议事、村规民约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带动身边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仁和镇陶家坟村“法律明白人”宋宝林表示。

用好人民调解员

顺义区从退休党员、退休老干部、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等群体中选任充实基层调解队伍,目前全区共有镇(街)人民调解组织25个,村(居)人民调解组织578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7个,人民调解员3600余名,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遍布城乡、扎根基层”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全覆盖。

人民调解员观看模拟法庭。(资料图)

顺义区坚持抓早抓小,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最前哨”和“治未病”作用,成立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非诉讼渠道上”,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止讼一步到位,筑牢顺义安全稳定屏障。人民调解员通过走村入户、走访企业、线上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群众诉求,研判社情民意,探究矛盾源头和特点,形成可防范性政策及措施。今年截至目前,顺义区共调解纠纷2300余件。

抓牢村居法律顾问

顺义区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抓牢村居法律顾问,搭建“一村一居一律师”法律服务网络,25家律师事务所全面服务593个村(居),精准提供法治讲座、修订村规民约、参加解决信访突发事件等多项法律服务。今年截至目前,村居法律顾问已累计服务6000余次。

马坡镇石家营村开展法治讲座,并宣传创城知识。(资料图)

3月上旬,马坡镇石家营村法律顾问为村民带来了一场以“防范网络诈骗、创建文明城区”为主题的法治讲座,介绍了网络诈骗的手段和危害,呼吁村民树立起“不听、不信、不转账”的意识,共同筑牢反诈防线。村居法律顾问开展助力法治乡村建设、“创无”等特色主题活动,精准护航“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参与仁和镇拆迁腾退、幸福西区棚户区改造等多个涉民生重点项目法律服务保障工作,提高法律服务的覆盖面和渗透力,为基层法治建设赋能升级。

用活普法志愿者

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法律援助志愿者、“蒲公英”未检团队、中小微企业律师服务团等普法志愿者团队……顺义区不断充实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围绕宪法、民法典、养老诈骗、禁毒、未成年人法律保护等内容开展特色普法活动,引领全民学法新风尚。

法治文艺爱好者自编自导自演的三句半《民法典走近千万家》。

目前全区已有法治文艺志愿者180余人,他们立足群众、立足生活,自发独立创作包括京东大鼓、小品、相声等形式在内的20多部法治文化节目,区司法局“搭台”开展法治文艺巡演20余场,把法律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