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用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事情!换句民间都能听得懂的“名言”来说: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

下面来基于“钱”能办事的效应做个小研究,希望能带来有趣的思考。

场景一:


【资料图】

年会,企业一般给员工准备的奖品都会是可视化的物品,比如iphone 7 plus、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按摩器、手环等等,堆放在一个角落。这样是不是给员工,那怕是邀请的嘉宾来说,是不是感到很震撼?

用钱能解决的事情,那都不是事情?

但是如果把这些全部都换成红包(钱)呢?亦或是直接支付宝、微信转账,我想效果和影响力一定不如大家所料。

又或是,获得最佳优秀员工、最佳团队奖的,老板直接宣布:奖励5天4夜的泰国游。是不是让员工很激动?泰国游了!想想看人妖就兴奋,这一辈子还没出过国呢!而如果换成2000元现金呢?是不是早没那种兴奋感,因为还没半个月工资多呢?

可我们那知道,5天4夜的泰国游,可能旅行团的价格就是1999元!用钱能解决的事情,那都不是事情?

场景二:

现在去吃酒席都流行着给红包,不论多少。少则有100元,多则有几万。乐于给足面子的红包并无非议,只怕的是那些准备着拿200元红包去拜访好友,顾忌太少拿不出手。如果换成200元的物品呢?水果、保健品等,我想应该会是很体面的一件事,看着拧的一大包就显得热情。

用奖金和用奖品有什么区别呢,作为一个员工来说我们当然会倾向于奖金,因为我们不知道奖品是否满足我们的预期。我们对金钱有着更实际的需要,因为我可以决定我想买什么。但是你给我奖品,我就只有选择接受了。

其次,你去朋友家拜访,你是拿着红包去呢,还是带着一包礼品去呢?有一点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当然是带礼品了。钱,虽然有红包外衣的遮掩,但终究会被撕开,尴尬自来。但是,尽管可能礼品的价格和你打算给的红包数目一样,它的作用却截然不同。

这让我突然想到了前段时间网络上的一则新闻,某施工地年前给农民工发工资,他们不是让财务汇款打到各自的账户,而是选择把钱全部取出来,现场堆成垛现场发工资,那叫一个震撼!农名工拿着一塔塔钱也爽,其实并无多少,但是给人的心理作用明显不同!用钱能解决的事情,那都不是事情?

不是新闻里也经常曝出某土豪、大老板,直接用麻袋背着现今去买房吗?你觉得土,人家还觉得爽,豪气!

所以,现今流行的支付宝、微信支付也让这些土豪不带劲,“扫一扫”几千上万就没了,丝毫没有直接掏现金来得爽,阔气!

最近看了一本书《怪诞行为学》,很是有趣,其中对于这种效应定义为社会准则和市场准则。

我们先来给社会准则和市场准则下个定义,社会准则与市场准则相对应:你去亲戚家吃饭不可能会付钱,因为这是社会准则,社会准则是基于人情社会和道德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交准则。但是你去饭店吃饭,就必须支付钱。这就是市场准则,它是明码标价钱货两清的经济现象。有趣的是当社会准则与市场准则交替使用时,就再也无法恢复原样了。用钱能解决的事情,那都不是事情?

大多数企业对员工迟到现象无可奈何,于是公司行政部就讨论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他们对迟到的员工进行一定的经济惩罚,希望借此降低迟到率,然而事与愿违:迟到率并没有减少。

当被问到这其中的原因时,有一位员工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一开始我们迟到了心里会内疚,碍于同事都等着会没面子,于是会想明天一定不能迟到。当出现迟到罚款政策后,我们相反就没有了那种内疚感,有时候甚至故意迟到。路上堵车,可以不用那么急赶了,没有以往那么着急了。因为知道即使迟到了,扣除一点小钱就可以摆平。

在这个案例中,员工的内疚就是一种社会准则,而金钱惩罚就是一种市场准则,当市场准则取代社会准则之后人们对一件事的认识就会改观。涉及到了经济生活,人们便会理性思考起来,权衡利弊损益。而当公司取消迟到罚款措施之后,迟到率也并没有减少,回到之前的状态。因为市场准则已经冲击了社会准则,好比你第一次请邻居帮忙后给了他钱,第二次你还没开口,他就开始问你这次的酬劳了。

行为经济学点出了社会准则和市场准则的区别,并且告知了我们如何将它们运用到市场中来。比如上面说到的,公司用奖品而不是奖金来激励员工,这样可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去好友家拜访,不送红包,该送实际的礼品等!

这就是社会准则和市场准则的魔力所在。

认识到二者的区别,并且熟练应用,不仅可以在生活中避免很多尴尬,反而可以提高我们生活的效率,为我们良好的人际关系添砖加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