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月17日晚间,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市场对此次降准已有一定预期。2月初,资金面并未因为跨月而转入回落态势。彼时,受经济快速复苏支撑,信贷投放火热。信贷派生存款后的缴准需要,快速消耗银行超额准备金,商业银行均加大了对流动性安全的管理。为应对银行间存在的巨大流动性窗口,央行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的投放规模,短暂地平息了流动性紧张局面。
相较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中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和结构性工具投放1年期的中长期资金,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投放以7天期投放为主,以特定假期前后的14天投放为辅,资金期限偏向短期。而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大多为一年期以上,以短期流动性投放支持中长期信贷,稳定性较弱。由是,降准预期逐步升温。
面对较大的资金缺口,央行并没有直接降准,而是在2月和3月中旬,分别续作4990亿元、4810亿元,两月合计净投放4800亿元中长期资金,有效填补流动性缺口。根据2月末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央行有意引导市场利率回归政策利率波动。全市场流动性也正如央行所希望的,处于中性偏紧的状态运行,在月中缴税、月末考核等时点前后按照季节性特征而波动。
从2月以来,信贷投放保持火热增长的态势。2月通常为信贷小月,但今年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1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同时,新增信贷结构大幅改善。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863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1.11万亿元,表明实体经济需求保持旺盛。虽然3月信贷数据尚未出炉,但代表融资需求的票据贴现利率持续处于高位,显示信贷需求一直十分旺盛。
持续火热的信贷投放再现了此前超储快速消耗的局面,中期流动性缺口再次出现。由于结构性工具投放中期资金需要商业银行先在特定领域发放贷款,再以抵押物申请流动性支持,央行对其可控性低于MLF和降准。因此,降准可能性便大大提高。
而正如央行降准公告中所表示的,“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降准不代表央行货币政策取向宽松,而是在超储消耗较快,释放资金以支撑信贷持续增长的中性降准。因此,在降准公告发布后,10年期国债活跃券“23附息国债04”到期收益率下行1BP后快速反弹至下行0.5BP,市场整体反应不大。
展望后续,降准落地后资金面通常会阶段性处于中性偏松,利好各类资产。然而,由于实体经济恢复良好,加之政策以保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为目标,中长期流动性并未出现实质性的改变。短期内,贷款增长仍是当前经济的主要看点。在高景气和低息差的情况下,预期下周LPR调降可能性较低,3月PMI则大概率继续高于景气分界线水平。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