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系的消息有点猛。
由于一些产品遇到兑付危机,市面上流传出两个相关动态。
一个是自称四大之一理财经理的信,一个是未经证实的某信托会议内容。
(相关资料图)
首先是那封理财经理信,信中写道:
从7月19日开始企业集团债权类产品的募集和兑付均暂停。共涉及高净值投资者15万人,债权权益2300亿,其中单个客户最大金额50多亿。
兑付危机起因是6月资产端大量应收账款没及时到位,进而出现资金缺口。目前监管已经成立专项风险化解小组,协助债务重组。
另一个是某集团会议,传达的主要内容是相关信托不受影响,某系也没有从中拿过钱,不存在私自兑付的情况。
上诉消息均未经证实,但对于相关投资人来说,部分产品已实打实逾期超一个月。玩了10多年一直正常兑付,现在这么大盘子说没钱就没钱了,对于参与人来说,确实难以接受。
部分圈内人员可能前几年就察觉到风险并远离,但对于消息相对闭塞的投资人来说,并不能很好的获取到一线信息,并且这么大一家企业,稳定兑付多年,收益也没有高到离谱的地步,其风险难以分辨也正常。
从发展历程来看,2011年最大的那家成立,早期主要是代销信托产品,随后三家也陆续成立,如果说这几家公司就如早期那般安心做代销,不玩刚兑可能也不会出太大的风险,可是后来自己去做管理,就玩成了资金池。
没有实实在在的底层资产,光靠讲故事就难以为继。2018年那波去杠杆和监管收紧,就给其划伤一道口子,当时退居幕后的实控人不得不出面营业,但随着实控人离世,顶梁柱没了,下面的人就撑不住了。
伤口得不到及时救治,不断发炎感染,最后蔓延全身,撑了这么久其实已经超过业内人士的预期。
之前能玩下去,很大程度是因为经济增速能覆盖住债务成本,但近几年经济回归正常,吸纳的高成本资金很难再找到高回报的可投产品。以前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最终流向房地产,它的繁荣足以维持项目运转,但随着地产下行,现在经济增速很难支撑起那么高的“刚兑”收益。就好比借钱来投资,市面上很难找到十个点以上的稳定收益,去还那八九个点的债。
另外对于部分民营金控,不能简单按正常运作多少年来看风险,就算是纯粹搞庞氏的,前面入场的大概率都能吃到肉,反倒是后面入场的要担心砸手里的情况。因此被民营老板玩坏的项目多了之后,2018年开始监管就层层加码,强调缩减规模,规范合规运作,比如很稳的余某宝规模和收益较巅峰时均有下降。
正因为监管的收紧,尤其是P2P风险暴露后,对实控人出境以及资本外逃的限制,杜绝了很大一部分资金的流出,包括那几家的高管之前就被传边控。因此对于某系的投资人来说,最后的情况大概率不会太糟糕。
欠了2.4万亿的某大,尽管兑付资金一降再降,但好歹每月还在挣扎兑付,目前10万本金已回。还有那几家遇到诈骗的村行,普通储户的本金全回,大额贴息的也回了50%,后续说不定还能兑付。因此某系遇到兑付问题的投资人,也不要太担心,最后结局应该不会太差。
目前那几家因注册地等原因,立案的可能依旧较小,据说部分投资者想去报案,也是不受理的状态。并且目前已有骗子出动,参与人正处于伤心难受的时候,这时隔岸观火还在别人伤口上撒盐的,就太不厚道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