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从分化走向共振 商品大势渐趋弱

文华商品指数(月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 全球经济走弱、商品需求不足

20-21年欧美终端消费透支、未来不乐观

房地产长弱 (行业放松但不救、行业自救--利销售不利建设)

政府投资刺激有限、出口抵抗性下跌

产业链传导 -----从终端需求不足开始,以细分产业亏损,将压力顺着产业链逐步上溯,以产业整体降库与减产为节点,动态实现成本重心的台阶式下移,并最终以原材料超跌而结束大周期。

终端需求不足 (美的、京东方、手机……进出口顺差、内外比价……)

可从原材料、能源、运输的反证

二、 大分化---内外差异、品类差异、大类差异

内外差异 -----国内商品属性、海外金融属性

海外金融挤仓(原油、有色、农产品)、国内商品很本分

WTI原油走势(周线)

国内隐现挤仓可能(小宗、个别、被动……)

玻璃大扩仓(周线)

品类差异 ---- -中国消费占比越高,商品越弱

水泥玻璃70%、黑色55%、有色45%、农产品30%、能源20%

大类差异 -----特殊宏观,大类资产有异、市场信心不振

三、年底商品共振而趋弱

静等美国衰退

美股体现信心、美联储加息的信心打击、透支后的弱市场与新支持

从终端逐级向上、减产被动调整、成本动态下移

人气共振(宏观长效作用、投资收益外延)

四、积极大国储

提前准备、危机应对、产业链帮扶

未雨绸缪、不忧通胀就忧衰退、毕竟滞胀危机

中美政治对抗、俄乌冲突、外储安全

美元购买力趋弱、节点

新能源建设、能源体系建设、资源商品国储(铝)

电解铝走势(周线)

基石计划??

关键词: 宏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