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发展,是满足人口不断增长从而带来多层次需求的过程,包括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具体而言,则表现为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以及城市功能的加强及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在这其中,城市的各个要素均在求新求变,而“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逐步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在增强城市吸引力、辐射力、可持续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1月14日,在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19中国城市运营与发展峰会”上,多位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家代表以“城市发展新动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主题,围绕房地产发展、产业园区的开发与运营、产业升级等不同维度展开对话,共同探索产城融合的创新模式。
让土地价值最大化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业务。自2016年以来,“房住不炒”成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主基调;今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落实房地产长效管理机制,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在一系列政策发力下,房地产开发商在业务开展和运营中亦正做出思考与调整。
亿达中国高级副总裁于大海指出,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且现实情况是优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简单粗放、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发展模式在当前的形势下并不适宜,因此,房地产企业在操盘前要进行一番谨慎思考:如何才能使土地价值最大化?
金地集团助理总裁王勇、信鸿集团产业总裁欧立军对此亦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王勇表示,过去行业内或存在短期内开展高负债经营的机会,但在未来,企业在面对这种机会时需要非常慎重。欧立军则指出:“房地产再也不能被做成金融产品,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
在运营方面,紫光海阔集团副总裁甘玫则表示,当今的房地产企业不能只用“一维”的思维模式开展业务。在与客户接触的实践过程中,甘玫发现客户对于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亦非常重要,企业要从多方面去探索不同的发展方式,这同时也是未来房地产业务的发展机会。
于大海则认为,房地产未来的发展机会在于通过给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并从中创造价值。“凡是大家能够在自己行业当中明显看到的盈利点,便不是我们未来的机会。结合自身业务的不同特点,针对客户做好服务,在给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亦是企业发展的机会所在。”于大海补充道。
建立赋能体系
“十三五”计划中,将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多个城市亦依据相关政策提出相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兴建产业园,产城融合的趋势不断增强。
《2019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九成以上企业来自珠三角,其中,深圳、广州、东莞和佛山的入选企业总数占比达66.8%。从企业竞争力来看,广东制造顶尖企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日益凸显,制造业500强研发强度、专利授权企业数量“双增长”,发展动能强劲。
其中,深圳以115家入选企业排名第一,广州、东莞次之。值得注意的是,东莞在今年取代佛山,位居第三,拥有73家入选企业。
欧立军对此表示,对于发展产业而言,地段和城市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离不开城市的发展水平。“比如东莞,毗邻广州和深圳具有区位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定位便是先进制造业中心。因此,位于东莞的信鸿产业集团围绕服务先进制造业,坚持打造工业上楼精品园区,正在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路线。”
王勇指出,产业园的发展模式与住宅最大的不同在于,产业园的开发和运营需要“慢工出细活”且无法复制。“金地集团在做产业运营商时,我们的打法是构建一个生态圈或是‘朋友圈’,利用作为房地产商自身的各方面资源来支持产业的发展,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扩大其市场规模。此外,若有一个较好的体系去支撑产业园发展的整个过程,便更能在市场上立足。”
在体系建设方面,于大海提到,要从城市定位、资金、人才、规划设计理念等多个因素提炼出一套标准化体系,而这套体系将针对不同的城市来科学准确地做好产业和市场的定位。此外,在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可借鉴亿达“轻重并举、以轻代重、以重促轻”的发展策略,可规避一些资金带来的风险。
在产城融合中,赋能升级亦扮演着重要角色。甘玫表示,科技、资源、生态、服务是赋能四大主要因素。“将人、产、城紧密结合,建设运营宜业宜居型科技产业园。”
甘玫指出:“紫光海阔在成都的紫光芯城项目,便是一个典型的科技创新导入的产城融合项目。紫光芯城以紫光集团为产业龙头,上下游科技企业为集群,承载其‘芯’‘云’产业,并规划布局有‘三院两云’,囊括‘从芯到云’的整条产业链。”
关键词: 建立赋能体系